组长由环保部原副部长周建担任,副组长由现任环保部副部长翟青担任,成员包括中央办公厅及国务院办公厅督察室和环保部人员。
第二,体现差异,突出重点。另外,对于暂未发放排污许可证的企业,应自觉落实《环保法》要求,参照自行监测技术指南开展自行监测。
第三,立足当前,适度前瞻。由于缺少系统性的技术指导文件,在对企业自行监测日常监督检查及现场检查中发现,部分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方案的内容不合理,存在排污单位未包括全部排放口、监测点位设置不规范、监测项目仅包括主要污染物、监测频次设计不合理等问题,因此应加强对企业自行监测的指导和规范。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是一个1+N的体系,《总则》为统领,既对行业指南的编制进行指导,也对各行业都涉及的共性内容进行统一规定。行业指南根据《总则》确定的原则,结合行业特点,重点对监测点位、监测指标、监测频次、信息记录等体现行业特点的内容进行规定。如,在监测频次上,标准给出了最低监测频次,同时提出排污单位可调整监测频次的相关原则。
行业指南未发布的,也应参照《总则》开展自行监测。这样的体系设计,既可以避免行业指南中有重复性的内容,也能够提高行业指南的针对性。该强化措施也列出各地整改时间表,其中多个措施与廊坊有关。
道路两侧垃圾遍地,老旧家具及其拆解物随意露天堆放。具体表现为:大量拆解分拣、再生金属熔铸、成品再熔铸以及挤压、冷拔丝等企业料场料堆未采取封闭设施、厂区脏乱,无组织排放问题突出。此外,环保部还通报称,大城县有色金属加工和保温材料企业众多,几家国内先进企业与大量应淘汰企业并存。中新网记者注意到,环保部已于前几日发布了《关于对河北省廊坊市大气环境问题挂牌督办的通知》,并附上了《廊坊市大气环境问题基本情况及督办要求》。
露天扒皮厂、粉料厂、锯板厂未采取任何环保措施。环保部10日通报称,为督促廊坊市进一步落实环境保护责任,持续抓实抓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环境保护部决定对廊坊市大气环境问题进行挂牌督办。
此外,根据上述《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强化措施(2016-2017年)》总体目标要求,到2017年,河北省PM2.5年均浓度达到67微克/立方米左右,其中,保定、廊坊市分别达到77和65微克/立方米左右。其中,文安县胶合板企业集群环境污染十分突出272省道廊泊线两侧乡镇聚集了约2000家胶合板企业和塑料加工企业,绝大部分企业厂区环境脏乱,无组织排放严重,对VOCs排放基本没有采取治理措施,普遍配有小型燃煤锅炉,配套环保设施简陋,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基本处于直排状态。厂区无组织排放问题严重,料场料堆未采取封闭措施,对VOCs排放未采取有效治理措施。中新网记者从环保部获悉,这是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展开以来,环保部首次挂牌督办某一地方的大气环境问题。
产业政策明确要求淘汰的工艺及设备大量存在,环保设施简陋,污染物直排问题严重。那么,环保部为何拿廊坊开刀?廊坊还存在哪些环境问题呢?环保部挂牌督办廊坊大气环境问题10日傍晚,环保部官方微信公众号通报称,为督促廊坊市进一步落实环境保护责任,持续抓实抓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环境保护部决定对廊坊市大气环境问题进行挂牌督办。玻璃棉、岩棉、硅酸铝棉、硅酸盐、聚氨酯、酚醛保温板、挤塑板等企业的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设施简陋,普遍超标排放。再如,限时完成关停淘汰任务,廊坊市完成文安县胶合板企业群燃煤锅炉和窑炉、三河和霸州市 各种建材窑及金属熔炼窑、大城县保温建材和铝制品企业窑炉的清理整顿任务。
例如,强化措施要求,2017年10月底前,廊坊市行政区域内所有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清零。上述通知要求,廊坊市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严格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强化措施(2016-2017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对文安县胶合板企业集群、大城县有色金属加工和保温材料企业集群进行环境综合整治,加大治理力度,加强执法监管,对存在的问题做到查处到位,整改到位,公开到位,接受社会监督。
为何拿廊坊开刀?部分基层政府履职不到位,散乱污问题突出那么,廊坊究竟存在哪些大气环境问题,最终被环保部点名呢?环保部最新通报称,环境保护部近期督查发现,廊坊市虽然加大工作力度,狠抓污染治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但部分基层党委、政府认识不到位、履职不到位的问题仍然存在,《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强化措施(2016-2017年)》落实缓慢,尤其是部分散乱污企业集群违法排污问题突出。记者从环保部获悉,这是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自4月7日开始以来,环保部首次挂牌督办某一地方的大气环境问题。
廊坊如何整改?有关督办事项须于今年10月底前完成记者注意到,在此次挂牌督办中,环保部将督办时限划在了今年10月底前,并指出,有关督办事项须于今年10月底前完成。加大挥发性有机物 (VOCs)综合治理力度,廊坊市完成香河县家具企业VOCs治理任务为保持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力度不减,确保强化督查取得实效,环境保护部于今天起陆续派出10个巡查组,对北京、石家庄、廊坊、保定、唐山、沧州、邯郸、邢台、滨州和聊城等10个城市开展为期一周的专项巡查。巡查现场抽查环境保护部督办问题整改情况,重点是各地散乱污企业集群清理、取缔情况,重点污染源达标排放情况。环境保护部今天通报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情况,5月8日,23个督查组共督查301家企业(单位),发现236家企业存在环境问题,约占检查总数的78.4%。据介绍,巡查组将督促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大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力度,切实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各项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和处罚力度。
存在问题的企业中,散乱污问题企业75个,未安装污染治理设施的20个,治污设施不正常运行的21个,存在VOCs(挥发性有机物)治理问题的22个存在问题的企业中,散乱污问题企业75个,未安装污染治理设施的20个,治污设施不正常运行的21个,存在VOCs(挥发性有机物)治理问题的22个。
为保持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力度不减,确保强化督查取得实效,环境保护部于今天起陆续派出10个巡查组,对北京、石家庄、廊坊、保定、唐山、沧州、邯郸、邢台、滨州和聊城等10个城市开展为期一周的专项巡查。巡查现场抽查环境保护部督办问题整改情况,重点是各地散乱污企业集群清理、取缔情况,重点污染源达标排放情况。
据介绍,巡查组将督促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大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力度,切实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各项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和处罚力度。环境保护部今天通报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情况,5月8日,23个督查组共督查301家企业(单位),发现236家企业存在环境问题,约占检查总数的78.4%
作为经济稳增长的顶层设计,PPP是实现资金脱虚向实的重要抓手,特别是在房地产、制造业等行业增长势头减弱的背景下,以政府为主导的基础设施建设将会挑起大梁。实际上,可行性缺口及使用者付费项目将占有较大比例,因此,实际PPP项目的空间将超出市场预期。诚如确保公共资金、资产和资源优先用于提升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按照政府采购法相关规定择优确定社会资本合作伙伴,切实防止无效投资和重复建设。后续PPP将有所分化,PPP+运营的公司将脱颖而出。
更为利好的消息是,从第三批PPP示范项目看,环境综合治理、海绵城市成为新宠;污水、垃圾处理持续受益。水务、垃圾处理类项目具有相对成熟的盈利模式,能够带来稳定的现金流,加上入围PPP示范项目,能获得一定的财政支持,因此属于该批PPP项目中最为优质的项目,也将成为各上市公司竞相争夺的目标。
在二级市场对PPP市场空间的原有估算中,大多忽略了这两方面,而是主要以政府付费项目为主。在第三批PPP示范项目中,水务类项目数量最多,投资量占到环保总量的14.8%;垃圾处理、发电类项目总共有43个,投资量达205亿,同样带来不小的市场空间。
业内普遍认为,此次《通知》出台为未来我国公共服务领域PPP推进指明了方向,在正向激励的同时有利于进一步规范PPP的运作,以及切实起到引导民间投资的作用。下一波PPP行情或体现在三条主线上,一是低估值、有业绩的PPP龙头;二是前期有PPP预期,目前项目密集落地的企业;三是有实质运营的企业。
伴随着日前财政部全面纲领性政策出台,以及第三批PPP示范项目出炉,万亿市场有望再度开启投资盛宴,环保PPP主题也将迎来布局时机。从第三批PPP示范项目看,市政工程、交通运输、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抢眼。在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公共服务领域,项目一般有现金流,市场化程度较高,PPP模式运用较为广泛,操作相对成熟,各地新建项目要强制应用PPP模式。《通知》在鼓励和引导的同时,通知还对PPP的推进做了进一步规范。
苏宝亮指出,与前两批项目相比,无回报机制领域PPP项目投资力度有显着增加。与环保相关的PPP项目仍然是第三批PPP示范项目的生力军。
其中环境综合治理总投资额711亿元,在环保项目中占比第一,远超第三批中其他环保项目、以及前两批示范项目中同类项目投资总额(仅约300亿元)。从投资逻辑角度来看,考虑到房地产调控趋严,基建投资已成为市场一致预期;同时,随着四季度PPP项目将持续落地,行业也将进入持续兑现阶段。
海绵城市以总投资额209亿元名列环保第二,远超前两批项目总和(仅5个,总投资额仅112亿元)。财政部日前公布了《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深入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工作的通知》,其中包括进一步加强PPP模式推广,积极引导各类社会资本参与等,涉及的公共服务涵盖15个领域。